国际刑事法院(ICC)上诉分庭法官一致选举蒙古国法官达·额尔登巴勒苏伦(Damdin Erdenebalsuren)为庭长。根据《国际刑事法院规则》第14条及内部规定第4条,分庭庭长由法官多数票选出。达·额尔登巴勒苏伦将於2025-2026年担任上诉分庭庭长。
上诉分庭由五名法官组成,是国际刑事法院最高级别分庭,负责审查法院决定、申请和投诉,仅由最优秀且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。达·额尔登巴勒苏伦於2023年12月4日至14日在纽约召开的《罗马规约》缔约国大会第22次会议上,以第一轮投票获81票(共114国参与)的优异成绩当选国际刑事法院法官,自2024年起履行为期9年的任期(至2033年)。他此前在法官选举中得票最高,此次当选庭长进一步彰显其卓越能力。
履历概览达·额尔登巴勒苏伦
达姆丁·额尔登巴勒苏伦(1967年生)现任蒙古国最高法院法官。他於1985-1991年在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攻读法学,获硕士学位;1991-2004年在蒙古国科布多省检察院工作;2012年2月6日,根据蒙古国总统第19号令,获任命为国家最高法院法官,任职至2023年。2024年起,他开始担任国际刑事法院法官。
蒙古国此前三次竞选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职位均未成功,此次达·额尔登巴勒苏伦当选为历史性突破。他的成功得益於蒙古国总统、总统办公厅、国家最高法院、外交部、驻联合国常驻代表处及驻布鲁塞尔大使馆等多方支持。
国际刑事法院是常设司法机构,依据《罗马规约》审判种族灭绝罪、危害人类罪、战争罪及侵略罪。目前已有123国批准《罗马规约》,蒙古国於2002年加入。法院共设18名法官,每3年选举6名,任期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