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新年以来,全球多场聚焦采矿与勘探行业的国际会议相继召开。在采矿业备受瞩目的背景下,地质勘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然而,尽管蒙古国以丰富的自然资源闻名,其勘探行业却长期被边缘化,宛如一个被冷落的“继子”。尤其在石油和稀土元素领域,专家一致认为勘探工作已刻不容缓。
“加快勘探步伐”
蒙古国工业与矿产资源部长策·图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全国现有勘探许可证共1001个。此前,许可证发放曾一度暂停,但本月初政府决定重启审批,并依据法规规范流程。
专家指出,勘探许可证管理需与时俱进,政府也表示应扩大勘探范围。对比来看,澳大利亚允许32.5%的国土用于勘探,加拿大更是全面开放,而蒙古国虽资源丰富、国土辽阔,却仅开放3.2%的土地用于勘探。
策·图旺部长强调:“自2024年4月以来,蒙古国未发放新的勘探许可证。国际惯例中,勘探许可证数量通常是采矿许可证的5至6倍。”这表明,勘探步伐亟需提速。毕竟,矿区开发与否需以详实勘探数据为前提,而蒙古国却长期陷入“想开采却不勘探”的尴尬处境。
蒙古国主要政党——蒙古人民党、民主党、人文党均在竞选纲领中承诺加大勘探力度。然而,据矿产资源与石油管理局数据,勘探投资却持续萎缩。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、减少碳排放的背景下,矿产需求与市场格局快速演变,勘探的紧迫性不言而喻。
停留在纸面上的历史
工程师巴桑回忆,2012-2016年是蒙古国地质勘探的黄金期。当时,石油勘探极为活跃,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。然而,自2015-2016年起,勘探活动逐渐停滞,原因包括地方反对与政治干预。
历史上,蒙古政府曾依据《石油法》推行“产品分成合同(PSC)”,吸引多家公司参与石油勘探,例如:
- “Shunkhlai能源”(苏朗赫尔县-23区块)
- “南蒙古石油”(瑙木贡县-9区块)
- “Mongolia Shin E Energy LLC”(达里干嘎县-24区块)
- “Empire gas Mongolia”(包尔津县-7区块)
- “蒙古之金”(图赫木县-10南部区块)
- “Wolf Petroleum Ltd”(苏赫巴托尔县-27区块)
然而,许多外国投资者因地方阻力与政策不确定性选择撤离。当时,反对勘探的地方势力或许自诩“胜利”,但如今看来,这种短视行为对蒙古经济造成了长远损害。
停滞,还是前行?
若当年蒙古国坚持推进石油勘探,或许今日已摆脱燃油对外依赖的困境。然而现实却是,燃油消费持续增长,政府推动的14个大型项目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,而燃油供应问题仍未获足够重视。
目前,蒙古国95%的燃油依赖俄罗斯进口。一旦地缘政治因素导致供应中断,后果不堪设想。事实上,蒙古国坐拥丰富石油资源,若加大勘探力度,完全有望减少依赖,甚至实现自给自足。
结论不言自明:蒙古国不能再犹豫不决。是时候全力推进地质勘探,挖掘自身能源与矿产潜力,为经济未来奠定基础了。